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64 立威翰林院(二合一)(2 / 2)


“事在人为吧。”

商辂也明白“阉党”这个标签一日不摘除,沈忆宸就很难融入到文官群体中,更别论翰林科道清流了。

回到值事厅,见到沈忆宸跟商辂进来,很多人单独朝着商辂打招呼,却无视了沈忆宸。

别看商辂也是新晋翰林,他科举成名甚早,在京师国子监也享有一定名气。这群翰林官对于他这个后辈,还是比较看重的。

当然,沈忆宸也无所谓,干脆就连招呼都懒得打了,直接转身坐在了写有自己名字的公案上。

公案就相当于后世的办公桌,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常用的印章公文等等。日后沈忆宸没有特殊安排的话,基本上就是在这张公案上办公了。

“好歹也是个三元及第,连最基本的礼数都不知道,面对翰林前辈招呼都不打的吗?”

看着沈忆宸无视众人,一屁股坐到公案上,这股嚣张气焰让一名翰林前辈忍不住了,朝着他开口训斥了一句。

只不过这话听到沈忆宸耳中,他首先感到的不是愤怒,而是委屈……

我靠,自己之前踏入值事厅,就礼数周全拜见众人。是你们无人回应,就连搭理都不搭理一下的。

现在反倒怪起自己不打招呼了?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沈忆宸的好脾气,一向是对有礼之人,既然对方无礼,那绝对不会惯着!

“不知阁下科考功名几许,有没有资格教导我这个三元及第。”

翰林院只有进士中的佼佼者才配进来,属于最看重科考功名之地。

也恰恰是因为功名,翰林才在品阶低的情况下,获得了超越官衔的清贵待遇。像是官方大典宴祀这种场合,五品翰林官从来不与青袍官员坐在一桌,而是直接坐在了绯袍大员群体中,无人会觉得有所不对。

沈忆宸三元及第以来,除了别人恭维自己,他本人从未把这些荣誉挂在嘴边炫耀。

因为沈忆宸很清楚,科场功名属于应试教育的产物,并且是过去的事情了。而仕途看的是个人综合能力,属于未来要不断的努力进步。

一个人始终沉浸在过去的荣誉之中,那么他永远都无法打破桎梏上限!

今日既然有人敢拿三元及第来嘲讽,那就好好让对方体验一下,什么叫做仗功名欺人!

“我……”

这名翰林前辈话到嘴边,却硬生生的咽回去了。

他科考成绩为二甲第三名,后通过馆选考试担任庶吉士。并且这一届散馆考评,他也被评为优等获得了留馆,升任正七品翰林编修。

可以说这名翰林前辈,用三年的努力抹平了起跑线上的落后,达成了新晋三鼎甲的成就。

以往这些功名跟成绩,是他最引以为豪的资本,常常放在嘴边炫耀。

结果今日面对沈忆宸,他硬是没脸说出来!

因为沈忆宸的起点,可能是他九年留馆才能到达的终点,而三元及第的科考功名,下一辈子都达不到,有何颜面来攀比?

“呵,跳梁小丑!”

既然决定撕破脸,那沈忆宸就没打算留一点颜面,直接嘲讽了一句。

对于这些所谓的清流言官,其实他早就已经看不惯了,对方愿意好好相处,沈忆宸也不会主动挑事。

结果今日种种举动,还真把自己当软柿子捏了?

说句露骨一点的话,如若自己真的是什么阉党成员,这群货还敢这么肆意欺凌新人?

不怕王振得知,连夜派锦衣卫上门查水表,感受一下诏狱免费游?

“目无长幼尊卑,沈忆宸真当这里是你放肆之地吗?”

又是一名翰林官站了出来,沈忆宸也太目中无人了,直接把前辈叫做跳梁小丑?

此等违逆事件,翰林院还从未发生过,今日要是不压住他这股猖狂气焰,日后还有何规矩可言?

“沈忆宸,本官定要向圣上参你一本,剥夺你状元功名!”

“掌院学士还未离开,请他出面把沈忆宸赶出翰林院!”

沈忆宸的此句言论,可谓在这群翰林官中引发公愤了,指责之声不绝于耳。

贺平彦跟杨鸿泽二人,下朝之后去面见了以吏部尚书王直为首的文官重臣,所以到翰林院报道比沈忆宸还晚。

结果没想到刚踏入翰林院,恰巧就见到了此番精彩场面,让他们两人都有种天降惊喜的感觉。

“沈忆宸到底做了何等天怒人怨之事,能引发翰林前辈群体声讨?”

杨鸿泽首先开口说了一句,惊喜归惊喜,这事情也闹得太大了点。

“这小子谦卑表象之下,实则狂妄至极,加上如今抱了阉党的大腿,更是目中无人,否则不会引发翰林清流的公愤。”

贺平彦可是见过沈忆宸当初一脚把孙绍宗踹翻在地的场景,对于他的两幅面孔可谓无比熟悉,这下终于暴露出来了。

“也好,阉党就不配入职玉堂这种清贵之地!”

杨鸿泽冷哼一声,翰林院“储相”之地,乃文人根本。

如今混进来一个阉党中人,简直玷污了这块地方的清贵,趁机能把沈忆宸赶出去最好!

另外一边的商辂,见到这种场景有些着急了,站了出来朝众人喊道:“向北他年轻气盛,有些言语乃无心之举,还望诸位前辈海涵!”

挑战科场前辈,不管是何原因最后吃亏的,肯定是沈忆宸。

商辂目前能做到,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平息这场风波。

“商弘载,此事与你无关,切莫强出头!”

“商贤弟,你乃忠良之士,最好还是别趟浑水!”

“今日沈忆宸若不给一个交代,谁讲和都不好使!”

群起激愤之下,商辂那点名声根本就不够用,众翰林一定要沈忆宸付出代价。

看着这种场面,沈忆宸面无惧色,走到了商辂旁边说道:“弘载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此事早晚都会如此,不如主动挑破避免后患。”

其实沈忆宸会这样做,除了不爽外也是有意而为之。

今日翰林院种种,几乎是把自己给当做“敌人”看待了。如果单单冷漠都还好说,大不了日后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

但是这群清贵,可不满足于“秋毫无犯”,还想着自己执后辈礼装孙子?

要知道明朝翰林院三年为初考,再三年为再考,最后三年有通考,九年才算是“考满”。

也就是说没有好机遇的情况下,得在翰林院呆满九年才会升迁,有好机遇最少也得呆上三年初考。

天天面对冷言冷语,谁装孙子能扛住九年啊,至少沈忆宸做不到。

翻脸是迟早的事情,晚翻那是白受气,早点翻脸不用受气,所以沈忆宸干脆掀桌子了。

沈忆宸安抚了商辂之后,来到了那位说他“目无长幼尊卑”的翰林面前,朝他问道:“你是何人何官衔?”

“吾乃翰林检讨陶宏正,正统七年入馆,还不能训斥你这个晚辈吗?”

陶宏正义正言辞,沈忆宸莫非是把自己当非进士翰林看待了,居然还问起自己官衔?

“翰林检讨是从七品吧?”

“如何?”

“我乃从六品修撰,按《大明会典》百官交往,以品秩高下分出尊卑。品级稍卑者居西行礼,尊者居东答礼。”

说完之后,沈忆宸瞬间提高了声调,厉声呵斥道:“尔等众人,刚才谁向我行礼了,目无上官还敢妄言上下尊卑?”

这声大喝出来,让原本气势汹汹的众翰林官们,瞬间哑火了。

要知道值事厅里面值班的,最高就是沈忆宸的从六品修撰,其他皆为七品的编修、检讨,甚至是还没定官职的庶吉士。

理论上沈忆宸的官衔最高,这群人应该首先向他行礼,而不是反过来沈忆宸去主动打招呼。

有一说一,《大明会典》确实是这样规定的,但问题是这么多年下来,翰林院也没谁遵守过啊。

“翰林院规矩是日常不看官职高低,先入馆者称为前辈,你乃新晋后辈,当……”

有一名翰林还打算争论一番规矩,却没想到沈忆宸粗暴打断道:“你是在质疑太祖皇帝定下的律例?”

此言一出,对方瞬间闭嘴,不敢再言。

潜规则这东西,你遵守才叫做规则,不遵守就是废纸。

明太祖朱元璋摆出来,一个区区翰林院的潜规则,还想挑战祖宗之法?

就在此时,钱习礼领着周叙跟倪谦二人,来到值事厅准备视察一下新晋翰林的工作情况。

结果没想到却看到了剑拔弩张的一幕,这到底怎么回事,沈忆宸第一天入职就闹出大事了?

见到掌院学士前来,这群被沈忆宸压制住的翰林们,仿佛找到了靠山主心骨一般。纷纷靠了过去,把刚才发生之事添油加醋描述了一番。

甚至很多人面露悲愤神色,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般,希望钱习礼把沈忆宸给革职。

这一幕放在贺平彦眼中,他露出辛灾乐祸的笑容说道:“该不会沈忆宸又要开创大明历史了,状元入职翰林院的第一天就被革职吧。”

只是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钱习礼听完众人描叙之后,仅仅轻飘飘的回了句:“尔等身为翰林官,当包容礼遇后辈,这点小事也需要我来教导吗?”

此话一出,众人瞠目结舌,掌院学士不处罚这个新晋翰林,反倒告诫起我们来了?

接下来更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翰林院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周叙,站了出来训斥道:“尔等乃文人清贵,居然欺凌打压后辈,传出去不怕被世人所耻笑?”

“此事休要再提,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吾定当在考评中给评为下等,散馆出翰林院!”

世道变了……

这是众翰林官,脑海中仅剩下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