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13 西北事变 (二合一)(2 / 2)

只可惜上千公里的距离带来的时间差,让沉忆辰无法做出提前应对。

亦或者说就算是知道了,远在福建的他同样无能无力。历史巨轮依旧有着属于自己的惯性,这点非人力可阻挡。

福州布政司衙门,喜宁早早就坐在后厅等待着沉忆辰的到来。乱臣贼子招安之事已经落幕,邓茂七、叶宗留、蒋福成三人的贼首送达了福州城。

至于到底是不是本人,喜宁无法确定,他也没兴趣去确认死者身份。

此刻喜宁只有一个想法,早日与沉忆辰完成交接回京,紫禁皇城才是自己发挥的舞台!

“喜公公,下官来迟,还请见谅。”

沉忆辰走进后厅,依旧客气的拱手行礼。哪怕现在他已经无需畏惧喜宁,可依旧保持着谦逊态度,尽量不在一些细枝末节挑衅对方。

古往今来无数身居高位着,就输在得意忘形四个字上面,沉忆辰始终提醒着自己别犯同样错误。

“沉提督平定福建叛乱,可谓是劳苦功高,何需如此客气。另外尊师林状元公仙去,咱家没能前往漳州府祭奠一番,着实心有愧疚。”

喜宁满脸唏嘘,彷佛林震的逝去,他真有多么伤感似的。

互相客套了几句坐下,喜宁就按捺不住问道:“沉提督此次从泉州府归来,诛杀乱臣贼子完成招安事宜,可谓是大功一件。”

“咱家当早日返回京师,帮沉提督奏请平叛之功!”

“不敢当,不敢当。”

沉忆辰连连摆手回道:“若是没有喜公公监军坐镇后方,下官如何能心无旁骛的顺利招安?要论平叛之功,下官认为喜公公当记首功!”

说罢,沉忆辰就从怀中拿出一份奏章,这就是他早就书写好的利益分配名单。

喜宁的名字被摆在了首位,福州三卫的孟大名列其后,沉忆辰需要为他累积足够的军功,来坐稳福州左卫指挥使的位子,再下来便是李瓒、冯正等人将领。

除了平叛之功外,灭倭之功的名单上,沉忆辰还加上了福建水师吸纳的矿工陈善恭、陶得二等人的名字,并且把他们提拔到千总这类中级军官位置上。

虽然福建水师游击将军李瓒的个人忠诚,要远远高于冯正,同时个人野心欲望要远远低于对方。

但官场之道,在于权势制衡,决不能让一家独大。

怎么说沉忆辰好歹京官出身,高端桌跟一群大明顶级重臣过招,耳濡目染之下该有的权谋手段不可能成为短板。

既然福州三卫得安插自己人分而治之,那么福建水师同理。

喜宁从沉忆辰手上接过奏章,翻开后当看到自己名字列在请功首位时,脸上笑容抑制不住绽放出来。

“没想到沉提督如此高看咱家,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这份厚礼就收下了。”

太监可没有文官那种欲迎还拒的假客套,喜宁要的就是沉忆辰请功奏章,现在目的已经达成,再推脱岂不是浪费彼此时间。

“出镇日久,该到回京向陛下报喜的时候,咱家决定明日便启程,不知沉提督还有何交待话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虽说这份平叛之功是喜宁早就与沉忆辰约定好的事情,但能毫不打折的兑现,放在官场而言依旧是件难得的事情。

加上能即刻回京,喜宁可谓是心情大好,不介意顺手帮沉忆辰点小忙。

听到这话,沉忆辰仅是笑着拱手道:“岂敢言交待,下官在此提前祝喜公公一路顺风。”

现在福建之事沉忆辰该做的都做了,小事没必要去欠喜宁一个人情,大事更指望不上对方能帮忙。

不如潇洒送这尊大神走人,前往京师去跟王振打擂台,免得在福建拖自己后腿。

“那好,咱家就先行一步,恭候沉提督早日返京入阁拜相。”

两人互相说着一些恭维道贺话语,实则脸上都是皮笑肉不笑,等待着对方去跟王振拼个你死我活,好坐收渔翁之利。

完成与喜宁的利益分配后,沉忆辰就马不停蹄的赶往福州港,开始全力督造下番海船,以及分配人手给邓茂七,让他去填补与倭寇的海上走私贸易空缺。

如今有了大明宝船舰队为后盾,整个海域都是沉忆辰说了算。只要没有遭遇到恶劣海洋气候的影响,不出意外倭寇的白银将源源不断流往福建,提前开启明朝中后期的贸易顺差。

与此同时,沉忆辰还着手改革福建卫所军队,把后世的一些先进军事观念融入其中。比如建立起军校雏形的讲武堂,来培养中低层武官的组织力跟执行力,使其朝着更为职业化的军队方向发展,而不是以往的半兵半农。

另外还把传统的行军参谋、军师等等职位统合起来,成立了战略参谋部,任何战争部署均要通过参谋部制定计划,杜绝以往主帅脑子一热,各种随意下发军令,指挥混乱的一塌湖涂情况发生。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沉忆辰成为了福建讲武堂的第一任山长。哪怕再怎么事务繁忙,他都会想办法抽出时间,去给卫所军官们“上课”。

熟知后世历史的都知道,某种意义上来说校长的身份,其重要性跟影响力,甚至是不输于一军主帅!

就在沉忆辰一切安排步入正轨的时候,遥远的漠北王庭,已经被封为蒙古太师淮王的也先,看着瓦刺使团带回来的朝贡回赐,听着他们受到的明国“羞辱”,脸上神色可谓是铁青无比!

要知道瓦刺之所以还当小弟称臣,就是为了从明朝这里获得丰厚的朝贡赏赐,以及开放边境贸易。

现在小弟当了,使臣叩拜了你大明皇帝,结果回赐的钱财却没有到位。

算上两千多人的出使费用,朝贡这笔买卖居然还史无前例的亏了!

更为离谱的是,早先明朝派往瓦刺的使臣,还宣扬过明朝皇帝打算跟瓦刺联姻,从宗室中选一妙龄公主嫁给也先的儿子。

要知道明朝不管仗打的多烂,受到宋朝靖康之耻的阴影,无论民间还是朝堂,那是打死都不可能接受和亲这种事情发生,自然使臣说的什么联姻,纯属喝多了胡言乱语。

但问题是也先当真了啊,就连聘礼都送到了京师,结果被告知压根没这回事,可想而知是多么大的羞辱!

当初还未统一蒙古,没有实力去跟大明开战,蒙古太师也先只能咬牙认了羞辱。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蒙古铁骑纵横北疆万里,相反你大明深陷南疆土司的战争泥潭,凭什么还在我面前装大哥?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管是为了找回自己面子,还是为了找回蒙古的场子,太师也先都决定给大明来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再度感受下草原铁骑的刀锋!

于是乎蒙古的战争机器启动,四路信使分别前往辽东、赣州(张掖)、宣府、大同,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发动进攻。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是对付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太师也先为了这一刻,从接替父亲成为瓦刺部首领那一天起,已经足足等待了快十年。

曾经大元失去的中原花花世界,是时候将再度回归到蒙古大军的铁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