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训导法则_124





  “截止到目前为止,仅是乔弗里这里存档的巨大骸骨dna样本,就有19具之多。”

  沈春鸿今晚从同事处拿到这份文件的时候,惊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一直以为在姑婆山天坑发现的巨型骸骨是孤例,因为他的研究领域并不在此,因而始终不知道巨型骸骨已经在全球各地不断出现。

  刚果河流域、乌拉尔河流域、东南亚山林、印度南部山地……发现骸骨的地方全都是人类聚居地,有森林、高山、河流,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如果——沈春鸿强调了这个词——如果确实有巨型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且成长为这么高大的形态,至少可以确认一点:他们生活的地方,必然有足够他们摄取食物和水的条件。

  关于巨型人类的生活习性,乔弗里研究所做出了许多判断,但这些判断并不是沈春鸿急于告知弟弟的关键信息。

  “巨型人类一开始被发现时,乔弗里认为这是新出现的特殊人类,但很快,和数据库对比发现,它们的基因组合方式我们早就已经记录在案。确实,19具骸骨,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特殊人类。”沈春鸿低声说,“10个哨兵,9个向导。”

  沈春澜攥紧电话,在接近零度的深夜里,手心沁出了湿冷的汗。他的学生们已经往前走远了,只有饶星海站在几米之外,回头等着他。

  “我很担心……”他听见沈春鸿在电话的那一头不停踱步,“我现在还不能离开总部……春澜,你的身体真的没有异样吗?”

  沈春鸿身边所有亲人之中只有沈春澜一个特殊人类。虽然难以预测的染色体变异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弟弟身上,但他活了三十多年,从未觉得沈春澜与自己有什么不同。可眼前的资料却实实在在地勾起了他的忧虑。

  沈春澜再一次强调:“我真的很好,每年都体检,没有任何问题。”

  沈春鸿长出一口气:“行吧。”

  他翻动手头的另一份资料:“那我跟你说说远星社。”

  在今天晚上八点左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内特殊人类管理委员会与危机办已经正式将远星社列为新希望学院图书馆爆炸事件的重要调查对象。但在会议上,他们同时也强调:远星社已经解散,极有可能是有其他不法之徒借着远星社的名义在活动。

  “我手头上的文件不是这样说的。”沈春鸿犹豫片刻,轻咳一声,“春澜,我接下来要说的,确实是机密内容。但我希望你了解。毕竟这个社团太古怪了。”

  沈春澜慢慢往前走,饶星海在校道上随着他的前进步伐而一步步后退。

  “你说,我听着。”沈春澜好奇心此时此刻达到了顶点,“你的电话没有被监听吧?”

  “如果有就有吧。”沈春鸿显然认为,让弟弟知道远星社的危险之处,比自己被处分更重要,“先说结论。远星社没有解散。或者说,远星社实际上分裂成了两个。”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对哨兵向导夫妻与志同道合之人集结在一起,创立了名为“远星社”的探险社团。

  社团虽然以探险为名,但实际上,它是专门在落后和偏僻地区搜寻和保护罕见特殊人类的民间社团。

  七八十年代,国内的特殊人类尚未得到正视,教育机构和专门医院尚处于筹备阶段,除了哨兵向导之外的许多特殊人类仍旧因为外貌的异样,而被看作“怪物”。

  无论是国家牵头,还是民间的特殊人类自行组织,总之在那二十多年里,国内确实有不少类似于远星社的组织存在。他们会深入贫穷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挖掘当地民间传说与异人传说,搜寻罕见特殊人类的踪迹。

  九十年代起,远星社的名字渐渐响亮起来,因为他们先后发现和保护了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雪人和福建中部山区的茶姥。

  雪人是一种适合生活在寒冷山区的特殊人类,浑身长毛,高大健壮,在被正名之前,曾被看作不存在的生物,只在藏族的史诗传说之中偶尔出现,是被格萨尔王歼灭的魔族之一。

  而茶姥则全是女性,出生之时已经是老妪形态,天生善于种茶养茶、侍弄土地,是仅生存在中国的罕见特殊人类。但由于与生俱来的苍老面孔与矮小身材,她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认为是妖怪与人类结合的产物。

  远星社在阿勒泰地区发现了与藏区的雪人身材、习性并不完全一致的雪人,不仅刷新了“雪人”生活地域的资料,并且填补了蒙古国从未发现过雪人的空白历史:他们与雪人沟通,发现这些雪人的祖先是从蒙古迁移过来的。

  而茶姥的发现意义更为重大:远星社不仅更新了福建地区茶姥的分布位置与数量,还在当地保护了三位刚刚出生、即将被扔进河里溺死的茶姥。这三位幼小的茶姥成功存活,让“茶姥”这种特殊人类的数量终于达到了两位数。

  远星社由此成为了国内相关社团之中最有名气的一个。

  那个年代,互联网尚不发达,浏览器才刚刚诞生,和远星社有关的一切讯息,几乎都是口口相传,尤其在特殊人类群体里。

  许多特殊人类群体都在寻找远星社。他们渴望加入远星社,渴望进入这个充满了冒险、探索与希望的组织。

  而在这些人之中,半丧尸人加入远星社的愿望尤其强烈。

  他们是被社会抛弃和敌视的一类人,而远星社又恰好可以容纳他们,他们还能在远星社里为自己的事业以及特殊人类的未来奋斗——这是一件极其具有诱惑性的事情。

  “而事实上,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远星社确实在不断地招募社员,不过渠道非常隐秘。”沈春鸿说,“和这类团体几乎同时诞生的,还有不少反特殊人类的组织。所以远星社非常谨慎,他们绝不接受没有引荐的新人加入。为了避免自己的行动被反对组织阻挠,远星社一般都是以发掘新植物、发掘矿脉这些借口去深入山区探索。”

  沈春澜完全被沈春鸿的故事吸引了。

  或者说,他是被远星社和远星社曾拥有的过去吸引了。

  席微韵所说的馆子名为“24小时烤串”,名字可谓简单粗暴。虽然已经接近十二点,但馆子里仍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学生们缩着脖子小跑进入烤串店内,沈春澜站在门外的避风处,抬头看见饶星海站在自己面前。

  “你先进去。”沈春澜捂住手机说,“我打完电话就去找你们。”

  饶星海用很夸张的嘴型无声回答:我,帮,你,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