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6章(1 / 2)





  伊审征不敢怠慢,没有继续乘轿,而是跟商会借了匹马,飞速赶到高丽王宫。

  王宫大殿王昭高坐上首,在下方是高丽的文武官员。

  最上首的是朴守卿,高丽王朝开国功臣,也是外戚。还有信康、式会,三人皆属于功臣、豪族。

  其次就是王昭最器重的汉人大臣双冀、蔡仁范、王融。

  很明显王昭在利用汉臣打压功臣、豪族。

  陈处尧也在下首,两人相互示意点头。

  他们二人新来,并没有受到同为汉人的欢迎,反而有些敌视。

  毕竟汉臣派人已经够多了,再多两人那够分配?

  而且陈处尧、伊审征都不是等闲之辈。

  双冀、蔡仁范、王融三人是各自在中原、江南、吴越混不下去或者混得不好,才跑到了高丽来的。

  而陈处尧、伊审征明显不同,陈处尧是江南国的宰相,伊审征是蜀的宰相,他们是国灭之后,没有得到中原的重用,这才出海谋求出路,地位档次明显不一样。

  因故陈处尧、伊审征并没有得到汉臣派的认可。

  王昭见人已到齐,怒气冲冲地说道:“诸位倭国使者派人质问我朝说我高丽人杀入九州岛劫掠,要我们交出凶手,此事你们有何说法?”

  陈处尧、伊审征初来乍道,并不了解高丽于倭国的情况。

  但朴守卿、信康、式会与双冀、蔡仁范、王融却是知道的。

  他们与隔海相望的邻居倭国关系不算太好。

  在高丽眼中倭国就是一蛮夷之所,尤其是最近数十年他们闭关锁国,还发生了“平将门之乱”与“藤原纯友之乱”,倭国朝廷已无力镇压叛乱,天皇式微,承认地方武士的存在,依仗地方武士的力量平乱,更加显得疲软可欺。

  高丽有不少渔民装成盗匪去九州、本州等地劫掠。

  但都是一些小打小闹,高丽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

  第九十八章 对马岛惨案

  在高丽朝的文武官员眼中,倭国就是一群依仗他们崛起的野蛮人。

  这话倒也不算错。

  倭国真正的文化腾飞再于他们的奈良时代,两百六十余年间,他们派遣了近乎二十波遣唐使,学习华夏文化,将盛唐的风气带到岛国。

  但在奈良时代之前的飞鸟时代,倭国的文化主要来源于海东半岛。

  这个时候的倭国很是落后,根本没有能力跨海求学。是海东的百济、高句丽、新罗,将他们从中原学到的知识带到了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