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4章(1 / 2)





  毕士安笑道:“如那位仁兄说的一般,耶律敌烈志大才疏,一将之能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让他打仗或许是一员勇将,然治理云九州,却手足无措。陛下由此入手,正是击中耶律敌烈的软肋。不过耶律敌烈性子烈,他不擅长行政,却也不是能够轻易拿捏。他知道云九州已经离不开中原,对于军权更加重视,逼急了反而会适得其反。想要太平过渡并不容易,真要有此时政考题,切勿过于乐观。”

  刘锡面色微微一红。

  几人在这种氛围之下,也如大众一般,畅所欲言。

  时儿讨论文学,时儿点评天下大势,几乎所有人对于朝廷的未来都充满了向往。

  在几人不远的一桌,坐着几位异域人。

  李从德用着吐火罗的语言感慨道:“中原气象如此,无怪父亲如此谦卑。”

  在他身旁的是一个作摩尼师打扮的波斯人,此刻他也是一脸震惊,中原上下的向心力,即便是当年的波斯帝国也比及不上,说道:“如能在如此天朝传教,此生无憾。”

  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

  毕士安望向张齐贤,说道:“师亮兄,此次科举,举国同欢。以你的才学,中进士应该不难。何不一同参加?”

  这科举考试最难的是一甲,进士及第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数量若干,视实际情况而定。

  进士及第比的不只是才学,还有运气。

  但中进士,对于张齐贤这级别的人来说,确实不难。

  当然只限于这个时段。

  张齐贤笑道:“在下就不凑热闹了。未来之事,得好好思量。”

  杨璞道:“仁叟兄还不了解师亮?他八成还想着混一身军功呢!”

  张齐贤双手一抬,全身的肥肉抖了三抖,说道:“就我这一身肉,不拼一个爵位回来,总觉得对不起自己。”

  罗幼度确实提升了文官的地位,也给了读书人极大的尊重与福利。

  同时对于武臣,对于武人,罗幼度并没有厚此薄彼。

  为了鼓励文武的进取之心,罗幼度颁布了一个规定,无军功者,不得封爵。

  哪怕你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没有军功在身,也不得享受爵位。

  毕竟与文官相比,武将确实有点吃亏。

  治理天下,安定民生,一刻都离不开文官,而武将终究有歇下来的时候,哪怕好战如汉武帝,得文景两代贤主的遗产,打到最后都不敢再打。

  何况其他……

  故而武将的福利待遇都会略胜文官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