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18章(1 / 2)





  一个佛系的石守信,今日让自己养的文士给破防炸毛了。

  石守信出身一般,是凭经验打出来的将官。

  如他这样的武夫皆有养文人的习惯,辅佐自己处理琐碎事物,代笔写书信奏章。

  毕竟石守信这类武夫是有自知之明的,就他们鸡爪爬的字迹,写出来自己都未必认识,就别为难罗幼度了。

  文人说起来清高,可清高当不了饭吃。

  在战乱时候,能够吃饱饭已经很了不起了。

  为了生存,不少文人都委身于武夫之下,靠着笔杆子讨生活。除了能够赚钱,还有一定的盼头。

  如唐朝一样,一个个著名的人物投身边陲,不正是因为在节度使麾下混一身履历好入朝为官?

  跟着一定权势地位的将官身旁做事,很容易就混一个好的出身。

  但罗幼度的掌权断了他们这条出路。

  宋朝会出现冗官的情况,主要原因便是滥用举荐制度,令得官员相互举荐,一大批无能无用或者有能耐的人集中在一个岗位上,干着相同的事,产生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效应。

  罗幼度深知举荐制的危害,对于人才的录用,严苛以科举为主。举荐、蒙荫只是占据一小部分。

  科举为成绩论,不论出身贫寒。

  这也导致了文人投奔将官谋出身的路堵死了……

  想要出仕,如果没有一个功勋卓著的老爹,只能走科举这一条路。

  本来随着文人的地位上升,武官并不高人一等。

  现今的文人追随武官充当幕僚文书,除了钱,别无好处,已经有不少武官招募不到文书幕僚了。

  石守信有一个跟随他很久的文书,今日却不知哪根筋错乱了,与之提了诸多条件。

  石守信火气噌的就上来了:“老子不缺祖宗,滚蛋!”

  他扯下自己的靴子,砸向了许林。

  要不是这些年,石守信收敛了脾气,保管将对方骑在身下,对着脸就是一顿胖揍。

  石守信气呼呼地骂道:“老子就不信了,少了一个书生,老子就没办法带兵?”

  他骂得痛快,但很快就发现少了一个许林,殿前司依然是殿前司不假,可许林走得突然,并没有完成有效的交接,导致了原本稳定的殿前司出现了小小的动荡。

  石守信只能亲自出面安抚,琐碎事物都需他来处理……

  石守信本身就是个大老粗,不善于处理琐碎的事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还老是出错。

  一天忙活下来,球没时间踢不说,事还没干好。

  石守信硬着头皮,想要重新招募。

  结果不言而喻,现在的读书人都以科举翻身为第一要务,没有多少人愿意给武官打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