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6章(1 / 2)





  卢绛才华得到了发挥,亲自招募一支水军,加以训练,驻守第一线秦淮水栅。

  大宋南侵,卢绛面对十倍于己的宋军,屡战屡胜,无一败绩,打得宋军都出了心理阴影,听到卢绛的名字都胆怯害怕,不敢进攻。

  最终还是那一句话,南唐不亡,没有天理。

  自林仁肇为李煜冤杀以后,卢绛是唯一一个能够与宋军叫板一战的人物。

  因他老打胜仗,南唐朝廷很利索地将他调往后方担任节度使,以至于南唐前线溃败。

  最终李煜投降,而卢绛却不愿降宋,率部攻下歙州,试图据守闽中,兴复南唐。

  面对卢绛所居的歙州,宋朝上下打了一年余,愣是拿卢绛没有办法,损兵折将。

  赵匡胤见不能攻克卢绛,便施以软计劝降。最终因粮草断绝,卢绛为了百姓手下兵士投降。

  但当时年岁已达八十四的卢绛,并不愿意跪赵匡胤。

  赵匡胤内惧卢绛的忠诚,外畏卢绛以一地憾大宋天下的威势,直接下令将卢绛推出午门斩首,同时下令诛卢绛九族。

  卢家后人闻讯改卢姓为钟姓,即便现在在分宜还有“一夜之中,毁掉一座炉,造出一口钟”的名言。

  现在卢绛还没有来得及投奔南唐,南唐已经覆灭。

  见大虞朝廷有汉唐风气,卢绛觉得自己年才七旬,正当少年,不能就此埋没,遂然向大虞朝廷上书论事。

  罗幼度见卢绛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且对于水战有很深见地。正好东海水师缺人,便将卢绛调给了林仁肇。

  林仁肇一见罗幼度调来一个老头,满脑子莫名其妙,还以为他是关系户。

  直到深入接触,林仁肇才发现卢绛才略纵横,实乃一等一的好人物。在与罗幼度的书信中,对于卢绛连连夸赞,言语中透露对他年纪的可惜。

  罗幼度方才知道给他上书论事的卢绛,那充满少年意气的文章是一个七旬老者写的。

  林仁肇招呼卢绛上前,指着地图上的耽罗国说道:“这里有倭国的三千人,他们正在攻打耽罗国,有没有把握将他们全歼了?”

  卢绛看着地图,眼睛微微眯起,说道:“需不需要将此处也封锁起来?”

  显然这位七旬老将也看明白了他们现在的目的。

  林仁肇说道:“尽力而为,你手上的兵不多。”

  卢绛高声道:“小将明白!”

  林仁肇嘴角抽了抽,真小将无疑。

  ……

  尚州牧东莱县!

  这东莱县可不是山东烟台,就是后世的釜山,高丽文化的根源来至于中国,所以他们很多地名都喜欢跟着中原叫。

  这里的东莱县亦是如此。

  源满仲站在釜山高处,远远地眺望对马岛,眼眸中闪过一丝焦虑,心底的不安越盛。

  这位历史上倭国赫赫有名的源家创始人,远不是表面上看的那般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