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3章(1 / 2)





  潘美在罗幼度的操作下因功接管枢密院入相,武将的地位一下子就起来了。

  别看现在军方三大佬依旧是韩令坤、高怀德、韩通,但真正的话语权已经向潘美身上倾斜。

  韩令坤、高怀德、韩通、石守信这类人未来将会负责禁军内部的管理训练,在朝堂上真正拥有话语权的是潘美。

  潘美兼之文武,可不是韩令坤、石守信这类人可以让文臣随意拿捏的。

  现在的武臣已经不需要罗幼度特地腾出手去照拂,他们自己就能与文官叫板对着干。

  庙堂上的文臣那个不是眼高通天,哪能甘心让一群武夫再度爬到头上?

  反击是必然的。

  这也是罗幼度特地叮嘱潘美的原因。

  李继隆领着一群将官二代,还未抵达汴京。

  陈沟的村长就将事情传到了洛阳,然后弹劾的奏疏在议事厅转了一圈,第一时间出现在了罗幼度的案几上。

  “混蛋!”

  罗幼度气得重重地将手中的奏疏丢在了案几上,然后又带着几分不敢相信的态度将奏疏重新拿起,认真一个字一个字揉碎了细看。

  他早在胜利归朝的时候已经听过一些风言风语。

  随着天下大定,经济复苏,一部分的将二代官二代面对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开始倚仗父辈累积下来财富地位,彰显自己的优越性。他们自觉得高高在上,看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形成了一套无形的鄙视链。

  或许他们没有五代时期礼崩乐坏,道德沦丧那种敢当街杀人,视人命如草芥的野兽行径。但却在不触犯道德底线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优越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开封有一个寇判官,那就去洛阳,去商丘、去大名府这些离汴京不远,又脱离开封府管制的地方,尽可能在不远离中枢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自由。

  很多事情罗幼度就算不去查,心底也有几分了解。

  在后世他做生意的时候虽然没有经历过官场,但却通过一双眼睛见识过其中的弯弯绕绕。很多时候就为了一个上面人随手一盖的公章,要疏通整个部门,请客送礼吃饭都是常事。

  连后世都难以平等,何况是古时封建社会?

  罗幼度现在自己当了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指望下面的人做得到?

  他不是白莲花,更不是圣人,他能做的唯有以帝王之尊,引领这个时代进步,而不是向前一跳就搞自由民主。

  很多事情,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毕竟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人,是他身旁最可靠的倚仗,不偏心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动手处理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这样会让人寒心。

  只要不是太过,他便当作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