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章(2 / 2)

  罗幼度并不讨厌这样的礼节,尽管作为后世人,已经不讲究这些了,可活得越久,越觉得有些礼数还是有必要存在的。

  罗幼度道:“久闻冯公夸赞燕山窦十郎一直心存敬意,今日得见窦公与五芳,名不虚传。”

  这文人相见,少不了互吹一波。

  彼此互敬之后,方才切入正题。

  窦禹钧说道:“先生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辈深省。得知先生居于此处,便忍不住效仿昔年孟母,迁居于先生隔壁,以先生为邻,还望先生勿怪。”

  罗幼度恍然大悟,难怪窦禹钧来的如此是时候,想必是那位管家通报的。

  “能于窦公为邻,也是在下幸事。”

  罗幼度想着怎么打开话题,施展自己的聊天绝技。

  窦禹钧忽然直身而起,长拜于地“咚咚咚”一口气磕了九个响头,道:“今日来求见先生,是厚颜想求先生赐予文章墨宝,以振我中原读书人之脊梁。”

  窦家五子也一并拜服于地,跟着“咚咚咚”的九连磕。

  稽首九拜!

  罗幼度呆立当场,这什么情况,他苦着脸道:“在下这点水平,何敢言振我中原读书人之脊梁?你们也太看得起我了!”

  窦禹钧突然嚎啕大哭:“先生既然不愿意,那便再请先生书写墨宝一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于学堂之外。”

  罗幼度见窦禹钧表情悲怆,并非演戏,问道:“窦公究竟为何?一幅字而已,何至于此。”

  窦禹钧惨笑道:“那是先生未曾见过我中原学子所受之罪。我有一弟子,惊才绝艳,高中状元。本因受士人吹捧,却因纠错我朝权贵一字,权贵以为他瞧不起自己,当众连扇他十个耳光。他悲愤难耐,自缢而亡,留下遗书,望生生世世不再习文。”

  “我朝有一大将巡视城楼,见楼下一书生路过,拔箭射杀,问其缘由,答曰:碍眼。”

  “前汉时期,慕容彦超回家时,路过一书塾,觉得读书声刺耳,将书塾一六旬先生,三十六学童屠杀殆尽。”

  ……

  “此列重重,数不胜数。老夫今年五十有六,所见所闻乱贼横行,礼崩乐坏,三纲五常灭绝,我辈读书人,便如断脊之犬,苟活于世。”

  “先生之前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令得老夫,狂呼苍天有眼,我中原终于有了读书人的灵魂。只是当时先生担不起大任,不敢贸然相求。现今先生深得圣眷,何不以身作则,振兴我华夏精神风貌?”

  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

  “振兴我华夏文化之重担!”

  罗幼度一字一句的念着这几个重若千斤的字,也是心潮澎湃。

  身为国人,哪怕罗幼度本质是重利的商人,也会受到振兴华夏这几个字的激励。

  但是细细一琢磨,他冷静了下来。

  窦禹钧如此恳求,让他险些入瓮。

  现情现景,他确实想到了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管什么时候,哪怕读过一千一万遍,只要读这一句,便会有种气血上涌的感觉。

  这就是华夏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