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5章(1 / 2)





  “今日与孟知兄一番交谈,方始明白先圣荀子之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上无道,我辈自然不能坐视百姓陷于水火之中。现今庐州脱难,但和州百姓依然陷于暴政之下。某自当修书于我侄儿吴翰,让他迎接王师。”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投降都要找一个好的理由借口。

  方惠真早年与吴翰父亲吴审礼有同窗之谊,情同手足,后来吴审礼过江时,不慎落水而亡。

  方惠真感念当年情谊,将吴翰接至庐州抚养。

  吴翰自幼好武,不喜读书,方惠真便为他寻了枪棒师傅,抚养其成材。

  两人名为叔侄,其实恩犹父子。

  现今官居和州防御使,负责和州军务。

  张良钰兴奋大笑,道:“孟明先生,满饮此杯!”

  他已将宝压在了罗幼度身上,现在立此大功,好处不会少。

  方惠真眼中有一丝无奈,也有一丝庆幸,道:“满饮此杯!”

  张良钰今日的推心置腹,明显是受了罗幼度的安排,强行将自己架上贼船。

  若不从之,全家遭殃。

  到了这一步,也只能上船一路到底了。

  何况在他心底也觉得大周远比南唐更有前途。

  只是一时无法真正决定站在哪一边。

  半推半就。

  第二十九章 再次内卷

  寿州军营。

  郭荣一脸古怪地看着装着八万斛的淮盐的运输船从眼前驶入淮河,准备沿着淮河中游入汴水,直达国都开封。

  “朕一直以为若非即位天子,定是一位出色的商人。现在却觉得,经商一道,朕不如幼度。”

  若罗幼度听到这话,八成会感慨,此生无憾。

  要知道在他的世界里,郭荣可是中国的五路财神之一。

  王溥亦感叹道:“利用博征苛政,收购淮盐,尽收民心!罗都指挥使奇思妙想,非常人所能及。”

  郭荣道:“在其他州府也用此法可行?”

  王溥沉吟片刻道:“可以小试,不可推行。罗都指挥使为人廉洁,八万斛淮盐他以朝廷名义收购,事先禀明陛下。将利益所得,分配清楚。所获利润,六成归朝廷,从事购盐的商人世家得三成,庐州府衙得一成。”

  “换作他人,六成归朝廷不变,其他四成如何分就不确定了。只是迫害商人倒还好,就怕他们不是如都指挥使那般从百姓手中买盐,而是强征,那便是另一番景象了。”

  郭荣扶额苦笑,不再多言。

  尽管他多次强调军纪,相比以前那种所过之处鸡毛遍地,确实好了许多,但依旧存在不少欺民劫掠的事情。

  这打天下离不开这些兵,郭荣即便心有不满,也只能适当地杀鸡儆猴,不敢真将的他们一一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