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0章(1 / 2)





  毕士元自小好学,但因继母祝氏尚在,不愿远离,侍奉左右。

  祝氏通情达理,直接将毕士元叫到跟前说道:“求学须有良师益友,吾儿当去中原江南。”

  于是,祝氏将毕家几代累积的积蓄交给年少的毕士元让他南下求学。

  毕士元在宋州、郑州求师,与杨璞、韩丕、刘锡结为良朋,学业有成。

  这汴京将会是他计划中的最后一站,拜访中原士林领袖窦禹钧,向继颜真卿、柳公权之后,最著名的书法家杨凝式请教书法,与长乐老冯道的长子冯平请教经史学问。

  做完这三件事后,即打算返回代州云中,侍奉祝氏,专心学问,消化这些年学到的知识。直至祝氏百年之后,以科举入仕,为天下苍生谋福。

  毕士元这类才俊,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得极为详细。

  只是他不知道方刚入城,自己已经让人给盯上了。

  看上他的人不是别人,是巡检通判孔守正。

  此人的上司正是新上任的南门巡检使王彦升。

  王彦升因冒犯石守信被逐出殿前司,从手握兵权的大将,一下子转为白身,心底难免烦闷。

  在家里浑浑噩噩地过了半个月,得到赵匡胤的召见,知道自己有了新的任命,还是巡检使这一职位,对于赵匡胤更是感恩戴德。

  赵匡胤也叮嘱王彦升要好好干,行事不可冲动,三思而行。

  王彦升自然是一一应诺。

  这吃过一次教训,王彦升走马上任之后,也不敢乱来,兢兢业业的干着本职工作。

  但是随着深入了解巡检使的职权任务,王彦升顿觉不平衡了。

  巡检司始于五代,掌训治甲兵,巡逻州县,擒捕盗贼的事情,负责开封治安。

  汴京城的巡检司下的巡检使共有四位,分别负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故而以所负责的区域为界限,冠以东南西北四门巡检使。

  其中汴京城东西大街有两个街市,那是汴京商贸中心。

  然后北门靠近皇城,是朝中权贵聚集之所,那边还有一个名动天下的甜水巷。

  而开封的南门理所当然的就是百姓以及三教九流的杂居之所。

  这差距可就大了。

  东西门的巡检使给东西街的大商家当作大爷一样供着。

  北门巡检使时不时地还能在甜水巷白嫖大牌。

  他这个南门巡检使,面对一群苦哈哈的百姓,哪有什么油水可捞?

  因为之前犯了事,王彦升是打算好好安分守己的。

  可同僚们坐着就有人送礼巴结,还能白嫖,明明级别一样,自己这边却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