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0章(1 / 2)





  众文武听他说去见陛下,都快步的跟了上去。

  他们随着罗幼度步伐的快慢而走,无人敢超前快他一步,更加无人愿意落后,慢他人一步。

  郭荣于文德殿养病,位于大内中央。

  深入皇宫,四周血腥味极重,满目狼藉。

  被困在皇城里的兵士,见情况恶劣,悲观之下一部分精神失常,生出了禽兽的野性,有的开始胡乱杀人,有的甚至对宫中的宫女下手,将她们玷污。

  个别地方甚至还发生了火灾,至于地下乱七八糟,损坏的器物什么,更是比比皆是。

  罗幼度看着心头窝火,下令道:“所有参与动乱着,一个不留。”

  他脚下了加快了步伐。

  来到文德殿外,罗幼度首先看到的居然是范质,确切的说是范质的尸体。

  他倒在了文德殿下方的台阶上,脑袋磕着台阶,应该是自己撞死的。

  “呸!”

  魏仁浦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表示自己的不屑。

  罗幼度故意让人请范质,范质的家人并不知道什么情况,很如实地说:“相公随殿帅受陛下召见,一起进宫去了。”

  故而所有人都知道,范质与赵匡胤是一伙的,还在皇宫坐镇。

  来到了近处,罗幼度发现范质的手上抓着一份满是血字的血书,是他撕下绔布所写的。

  地上的血还在流着,足见这家伙撞死还没多久。

  估计是看着赵匡胤的尸体,或者守军投降之后,知道自己必死,不愿意受辱,方才来这里撞台阶自尽,心底多多少少有一点对郭荣的愧疚吧。

  来到尸体旁,罗幼度从范质的手中捡起了血书,大略扫了一眼,嘴角不由一翘,心里叫了一句:“好家伙,够阴险的!”

  这血书上写的都是忏悔,推脱责任之词。

  不说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也把道理讲的明明白白。

  这位受命兼修国史的宰相,对于自己的过错,老道地使用各种春秋笔法加以掩饰。

  而对于赵匡胤的行径,连蒙带夸张,堪比故事一般精彩。

  血书中大致意思是说,赵匡胤用心险恶,早有不臣之心,郭荣健在时就已经开始包藏祸心,比如以“点检当天子”来陷害张永德,比如为了营救自己的亲信,毒死寇湘家的鸡,迫使寇湘备棺断案。

  这些不是赵匡胤干的事情,范质写得如亲身经历一样。

  随即又些郭荣病故以后,赵匡胤是如何肆无忌惮打压韩通,收买文武大臣,意图举兵谋反,都要将他描写成司马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