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1章(2 / 2)


  帐下的曹彬皱着眉头,这位名将已经不拘于当前的战局,而是向未来推演了。

  契丹真会放弃救援北汉吗?

  肯定不会。

  北汉是他们与中原的战略缓冲地带,一旦让中原占据北汉。

  中原兵马就能够在雁门关布防,兵锋直指契丹的西京大同府。

  这种结果是契丹无法接受的。

  罗幼度问道:“何以见得?”

  曹彬已经洞察了契丹的心思,自信满满的说道:“对方不出兵原因有三:其一、就如陛下说的一样。怂了,面对势不可挡的我军,他们深知失败的下场,不敢触我军锋芒,只能退让。”

  “其二,他们不需要一个叛逆的儿皇帝,末将查阅过这些年河东汉国的发展,发现刘承钧这些年一直争取摆脱对契丹的依赖。重用郭无为、卫融、赵华、杨业这些不愿与契丹往来的将相,与契丹交好的枢密使段常、大将赵鸾受到了冷遇。借我们之手,打痛儿皇帝,削弱河东实力,也是目的之一。契丹需要一个听话的儿子……”

  “当然,他们所依仗的就是晋阳城的坚固。儿皇帝真要死了,头痛的也是他们。”

  罗幼度眼前一亮,曹彬这一分析已经不是单纯地围绕军事了,而是衍生到了政治。

  这家伙的进步远在自己的预料之上。

  罗幼度道:“很新奇的想法,继续说下去。”

  曹彬续道:“其三、待援消磨我军锐气。晋阳城里有三万余兵士,大同周边兵马估计在四五万之间,他们肯定不敢全数出动,会有部分兵马防守大同,即便加上河东的全数兵马也就六七万而已,跟我们相差无几。但只要契丹再向大同增兵三五万,即可在兵力上取得绝对优势。”

  罗幼度赞许地点头,此番征伐,他从中央调了六万禁军,加上降服李筠的一万,共计出动了七万,现在加上府州折家、麟州杨家一万精锐,有八万兵士可用。

  除去攻取州府需要驻守的兵士之外,可动用的兵力跟北汉跟大同云州方向的契丹兵加起来是差不多的。

  这都是罗幼度在战前计划好的。

  他当然可以调派更多的兵马,这样会伤及国本,也可能造成后方的不稳定。

  毕竟他这个皇帝刚刚登基,若不是受到四面合围的危局,怎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击。

  另一方面罗幼度也在照顾契丹大同方面的感受,免得兵马太多,对面不敢来打。

  结果,对方还是怂了。

  罗幼度给了曹彬这番分析极高的评价,也号召军中兵士多向他学习,有事没事,多想一点。

  但对于增兵的事情,却绝口不提,似乎并没有将之放在心上。

  围绕当前局势,众人展开了其他方面的商讨。

  最终定下了先三军会师,然后再取忻州、代州,以拔钉子的方式,先将晋州城困死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