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4章(1 / 2)





  刘继业郁闷吐血,这不同的情况,还能相互对比的?

  当年郭荣攻打晋阳,确实止步于中城,兵败而退。

  但他们在东城失陷以前,先一步将东城的百姓转移到了中城与西城。

  这些百姓在守城的时候,都是即战力。

  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家园,他们可以豁出性命去跟敌人拼命。

  现在平民百姓都在敌人的手中,少了他们的支持,指望西城、新城的那些商贾、小康家庭,甚至是富商贵胄上城墙杀敌吗?

  不将东城夺回来,罗幼度根本就不需要继续进攻四门,再效仿忻州、代州一样,将城东五万百姓迁走。

  晋阳城还有什么?

  真指望大老爷们下地种粮,养蚕织布?

  整个城池的运转体系都会崩坏,不要一年,只要几个月,晋阳城就会自己溃败。

  平民百姓相比达官贵族,在这乱世确实不足为虑,甚至还不如牲口值钱。

  但一座城真没有了平民百姓,就如房屋没了根基,结果自然唯有倒塌一途。

  刘继业高声道:“陛下,贼人现在主要心力都在东城之上,或许有可乘之机,臣愿意率领本部两千人出城一战,为我朝争取最后一丝破敌机会。”

  刘承钧甚是恼怒,喝道:“贼人都攻打进城,还想着出击?嫌我大汉还不够乱吗?坚守岗位,不得妄动。”

  他不再理会刘继业,甩袖而走。

  刘继业懵懵懂懂地走出了皇城,看着敌人还未攻入西城,新城达官贵族所居之处,防卫之森严,远胜中城、西城,苦涩一笑,一狠心领着自己的两千曲部直接出西城去了。

  得不到全力的支持,刘继业知道就凭自己麾下这两千兵马,难以在街巷中战胜破入城中的中原兵士。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击破位于晋阳城南贼兵的帅营。

  刘承钧的态度已然明确,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他出战的。

  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搏上一搏,死中求生。

  刘继业这一擅自行动,是对北汉的心累,是对刘承钧的死心,也是对北汉太祖刘崇恩情的最后回报。

  他这满腔热血,传到了北汉诸将耳中,无疑成了另外一种版本。

  刘继业降了!

  这北汉将胆,第一猛将,趁着夜色,出城投降,这对北汉士气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在得知刘继业投降的第一时间,中城守将苗霖有了榜样,也选择了投降,派出使者找到了严防死守的舒元。

  这一下除了城东的百姓,中城汾河两岸的商铺酒肆仓库也落入了罗幼度的手上。

  得知中城也跟着落陷,刘承钧更是魂飞胆丧,果断地派出了心腹接管西城的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