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0章(2 / 2)


  作为孔家家主,要是儒学功底不过关,将有损孔家颜面。

  孔瑜接话道:“家主年少,正在专研经学,孔家事务皆是老朽在打理。”

  罗幼度露出了鳄鱼的微笑,道:“那就劳烦先生说说。”

  孔瑜将这些年孔家的作为详细言表,什么祭祀之功,举办文会,说得详详细细,将孔家的功劳一一列举。

  罗幼度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阴沉,打断道:“怎么都是祭祀?教化呢?”

  这一问直接让孔瑜呆立当场。

  教化?

  哪有功夫教化,祭祀、文会还有管理农田,孔家将心神都用在了发展之上。

  哪会出力不讨好地去教化百姓?

  百姓懂得多了,造反怎么办?

  罗幼度一脸惊愕道:“文宣王之后,没有教化之功?”

  孔瑜给问得面红耳赤。

  最重教化的窦禹钧也是一脸意外。

  孔家负责祭祀不假,可不管教化,实在有些不像话。

  罗幼度勃然大怒,喝道:“文宣王为了教化万民,携门下七十二贤,走南闯北,历尽艰辛,收门徒三千,将文化传播六国,为我中国文教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初唐颖达公,编纂《五经正义》,总结儒家经学,也为文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到了你们这里,竟无半点教化之功?将祭祀文宣王作为孔家主事?”

  他怒视孔瑜,一字一句道:“文宣王,不是孔家的文宣王,是天下人的文宣王。”

  “所有儒家学子皆是文宣王的学生,包括朕。祭祀文宣王,不是,你孔家一家之事。”

  “你们不效仿先辈,宣扬教化,却将祭祀视为主业……”

  “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他拍案而起,指着窦禹钧道:“你看一眼你身旁的窦燕山先生,他三十年从事文教,不计得失,开办义塾。至今为止,京畿之内,二十八所义塾,教化学生一千三百人。你们贵为文宣王之后,可有比得上人家皮毛?”

  “我辈读书人当如何?”

  “当祭祀先人?”

  “错了!”

  “我辈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们可有一点资格贵为文宣王之后?”

  “朕,心痛啊!”

  “文宣王之后,竟有你们这等不肖子孙。”

  “你们……有何颜面,祭祀他老人家?”

  第二十七章 顺应民意

  罗幼度一副痛心疾首,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自己这天才一样的表演,居然没有欣赏的对象。

  白忙活了!

  大殿之下,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