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8章(1 / 2)





  康延泽道:“李都监确实未有出兵的意思。”

  慕容延钊皱着眉头,带着几分不满地道:“他这是什么意思?故意让我们顶在前面?”

  康延泽顺着他的意思说道:“应该有这个想法,毕竟节帅的实力,人所共知。李都监以智谋称雄,不敢正面迎敌,可以理解。真要让李都监顶在前面,一不小心给敌人击破,那可不妙。”

  慕容延钊心里瞬间舒坦,点了点头,不去计较细节了。

  至于争功,各凭本事。

  慕容延钊、康延泽并没有给河对岸的十万吐蕃部族联军面子,两人定计以后,当即就横渡黄河,准备前往癿当城。

  这种正大光明的架势态度,激怒了巴金城的守军,直接派遣了五千轻骑,在河岸旁防守。

  面对中原强军,吐蕃部族联军根本不敢采用半渡而击的战术,直接驻兵于河岸,打算以弓箭射击渡河兵士。

  吐蕃部族联军五千轻骑持弓严阵以待。

  康延泽双手环胸,在河对岸看戏。

  渡河兵士悠哉悠哉的摆渡至黄河中心,船上的兵卒好整以暇地取出了藏在船上的擘张弩,冲着河岸射了过去。

  吐蕃部族联军见状骇然失色,纷纷左右奔逃。

  这步弩的威力远不是角弓骑弩可以相比的。

  吐蕃部族兵身上的皮甲根本无法防御劲弩,强力的弩矢,甚至造成了洞穿伤害。

  吐蕃大将朗达看着闪避不及,在地上哀嚎的兵士,张了张嘴,想要下达应对的命令,却不知怎么开口。

  他们此番携带了步弓以增加射距,但即便是步弓,在射程上远比不上中原兵卒手中的擘张弩。

  时值秋末,黄河水势平缓,操船手控着小船,停在河心,船上的兵卒徐徐安装着弓弩,准备第二轮的射击。

  看着数十具为弩矢洞穿或伤或死的族兵,朗达最终下达了三百步的命令。

  渡河兵卒根本不带怂的,他们有序的分成两队,一部分持拿劲弩在船上待命,一部分登陆布防。

  他们扛着一袋袋的铁蒺藜洒在四周河滩之上,盾牌手、长枪手、弩手依次列队,做好这一切以后,船上的兵士方才登岸。

  一步一步,井然有序。

  这就是正规军与杂兵的差距。

  朗达看着河岸严阵以待的六百余人,实无把握在短时间内将他们吃下,拖得第二批兵卒过岸,反而危险。

  朗达心念族人安危,灰溜溜的走了。

  康延泽有些遗憾,他在上游区域偷偷安排了一股骑兵渡河,只要朗达敢强上,这五千兵少说也要留下一半。

  当着吐蕃部族联军的面,中原西征军大大方方的渡河,前后有序的抵达了癿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