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5章(2 / 2)

  罗幼度的态度本就更加倾向于劝说。

  当然也是因为城中已经有不少人暗中至书投诚,其中不乏孟蜀宰相李昊这样的大人物。

  现在的孟蜀庙堂有多少人,罗幼度不清楚,但是他收到的投诚书,就足足二十一份。

  若不是孟玄喆一口咬着,死战到底,投降派早就占领高地,乖乖送上成都城。

  刘温叟的消息,传达的最是及时。

  罗幼度本就从赵季札那里知道了一些片面消息,苦无真凭实据,本打算到了成都城下,真真假假地向城中散布孟昶的死因,让成都城上下自己乱猜,乱敌之心,自己趁乱获利。

  现在有了王昭远的佐证,还有了详细的逼宫过程。

  一切真相大白。

  罗幼度当即让卢多逊发表全新的招讨檄文,将孟玄喆逼宫弑父的消息昭告成都上下。

  招讨檄文在各方势力的配合下,几乎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成都。

  霎那间成都哗然。

  孟昶确实穷奢极欲,他为了享受,建造水晶宫、火炎殿,让蜀地百姓苦不堪言。

  因为花蕊夫人无心的一句话,令得蜀地周边四十里皆是花圃……

  留下了洛阳牡丹甲天下,成都牡丹甲洛阳的传说……

  但是孟昶曾经确实是一个好皇帝,而且他以蜀地养成都的做法。

  虽说苦了蜀地百姓,但是成都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差,反而享受到了不一样的福利。

  故而在成都一地,孟昶还是很得名望的。

  至少孟玄喆这个巴蜀太子远远比及不上。

  孟玄喆失魂落魄地坐在龙椅上,自看到讨贼檄文的那一瞬间,他便知道自己再无回天之力了。

  失去了民心的他,根本不可能挡得住中原的进攻。

  根本支撑不到大理援兵的到来。

  何况这大理援兵会不会来,都是未知之数。

  耳中听着嘈杂的声响,孟玄喆缓缓的抬头。

  看着穿着铠甲冲入大殿的人,笑道:“朕想不到,最先入殿的居然是赵都统!”

  来人正是孟玄喆任命不久的成都行营都统赵崇韬。

  赵崇韬是孟昶一手提拔出来的。

  故而他忠于孟家,愿意为孟家效死的原因是孟昶的知遇之恩,并不是孟玄喆的临危受命。

  赵崇韬没有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扶大厦将倾的能力,只是拥有报知遇之恩,不惜一死的勇气。

  可就在他布置成都城防的时候,看到了讨贼檄文。

  讨贼檄文上的逼宫过程写得太详细了,甚至于什么地方有多少人把守,什么地方是哪位将官负责,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赵崇韬双目赤红,上前一步逼问道:“末将恳请陛下直言,先主之死,是否与陛下有关。”

  孟玄喆并未直言,而是反问道:“将军带兵入宫,是与不是,朕说得将军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