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6章(1 / 2)





  故而中原朝廷特地圈了一块地建造货栈租借给胡商,收取高额费用。

  罗幼度也不知什么原因,或许是商人地位太低,或者受到了朝廷的控制。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东方的航海技术这个时间段确实比不上西方。

  这也是环境所致,南宋以前,中原的核心地向来在中原、关中、北方一带。

  而西方核心国家皆位于沿海岸边,什么阿拉伯海、里海、黑海、波斯湾,环境地利地促进了海商的发展,航海技术先进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随着黄巢攻陷广州之后屠杀十万胡商,海上商路受到了剧烈影响。

  五代期间,泉州的王闽政权也有开海的意思。

  故而留从效在泉州成功开海,打造了一座巨型港口,确实有大功。

  可将功劳归于他一人,以凿空西域的张骞相比,显然有些过了。

  但这一切跟罗幼度商业吹捧留从效没有半毛钱关系,他要将清源军的底子都给挖出来。

  身为皇帝,罗幼度看中的不只是泉州的商业利益,而是整个东南亚的布局。

  这与外国通商的目的不只是赚钱,还有就是将天朝上国的影响力散发出去,让整个东南亚都受到海商的影响,成为中原的附庸,为中国种大米种甘蔗就好。

  至于其他的生活所需可以跟中原买嘛!

  罗幼度道:“朕最欣赏的留爱卿敢于出海的魄力,将胡商请到中原来确实是一种盈利之法。可这样主动权皆在胡商手中,过于被动。朕要我中原的大船南下,将我华夏之威,从海上宣扬出去。”

  让罗幼度这一吹,留从效登时就飘了,他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厉害?

  “对不住了,老陈,我现在是陛下的人了!”

  留从效入京之后,陈荣安接连拜访庙堂官员,与各方世家子往来。用意为何,以是司马昭之心。

  留从效本不想管,可罗幼度对海商的关注远超他所想,而且他并非对于海上之事一窍不通,反而如数家珍。

  便知陈家人的如意算盘完全打错了。

  留从效道:“陛下清泉与南方诸国皆有往来,其中吴哥、占城关系最好,他们盛产稻米,泉漳二州,土地贫瘠,对于两国粮食很是依赖。”

  留从效得罗幼度如此夸赞,也想为子孙谋福,将自己所知道的东南亚的情况都跟罗幼度细说。

  罗幼度听得很是认真仔细。

  东南亚的情况与他记忆中的偶有偏差,但并无多少出入。

  唯独在安南上多问了几句。

  对于安南,罗幼度还是很在意的,得知安南现在正陷入十二使君之乱,不免微微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