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章 大计划(二)(1 / 2)

第八十章 大计划(二)

大明之重是什么?

随着明盛的一句话,孙承宗陷入了深思之中。

大明王朝现在已经是内忧外患,外有建奴肆虐,内有天灾和流寇四处作乱,实在是多灾多难的一个阶段。

可是当下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建奴虽说肆虐,可是毕竟现在已经被明军逼退回了关外,两三个月内肯定是不会再进犯了;至于其他的,貌似只有陕西一地了、

孙承宗沉吟道:“陛下,依微臣看来,现在大明最重要的还是陕西境内的流寇问题。”

随着陕西民变越来越严重,甚至辐射到了周边地区,朝中官员对他们的称呼也从了一开始的流民变成流寇了。

“那依你之见,陕西境内到底是该剿还是抚呢?”

明盛又提出了关键性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想看看孙承宗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陛下,陕西流寇之事是要分阶段的,若是一开始的话,当以安抚为主,可是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至于剿抚并用的话,现在也已经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了。”

明盛点了点头,看来孙承宗的军事思维确实高超。

原时空中。就“剿”还是“抚”的问题引得多方争执不下,结果,尾大不掉的起义军被李自成率领冲进了北京,崇祯也吊死在了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上。

“那孙爱卿的意思是应当予以全力剿杀了?”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若是孙承宗同意的话,那么便显得有些滥杀无辜了。

毕竟流寇之中很多都是被裹挟着造反的,有点类似于后世之中年轻人打群架被莫名其妙的拉过去“充场子”的感觉。

可是若不同意全力剿杀的话,那么流寇反反复复的降而复叛,对于现在的大明是有着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的。

良久之后,孙承宗终于沉下了心:“陛下,臣认为倒不如全力剿杀,但是诛其首恶,至于其他的从犯直接全部充军好了。”

刺配充军,是那个年代比较严峻的刑罚了,毕竟当时号称“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话。

明盛明白了,孙承宗终究还是对这些流民报以极大的同情心的,毕竟充军虽然死亡率也很高,但是只要活下来的,总会有一口饱饭吃的。

“孙爱卿,朕跟你的意见完全不一样,朕觉得充军对他们还是有些严重了。”

孙承宗有点不明所以,他一开始本想说的是诛其首恶和骨干,其他的人便放还他们回去的,可是始终没敢说出那句话。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流民们若是发现自己都参与了造反,还被好好的放回来了,这等于无形中放任他们的“恶”。

若是刚刚“放还”再有人伺机挑动一番的话,这又得内阁跟着头痛了。

“陛下,老臣愚钝,试问陛下可是有其他的安排?”

“你说的充军不是很合适,虽然现在我大明边军的地位比以前略高,可是你让这么一群人远赴边关充军,怕是得有一大半都要死在路上。”

孙承宗无奈的摸了摸自己的花白胡子。

这些流民如何剿灭?

剿灭后如何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