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18 万民信任(二合一)(2 / 2)

感受到下面灾民逐渐高涨的积极性,沉忆辰趁热打铁道:“父老乡亲们,本官在此向你们立誓,河工大业一日未成,一日不回朝!”

这局承诺,是以往任何治水大臣,都不敢向百姓们说出来的话语。

今日沉忆辰说出来了,并且在场数万人还信了!

“状元公治水,老子哪怕豁出去这条性命,也得把事情给办成!”

“还有我,这条命就交给状元公了,死也得死在河提上!”

“状元公对我有再生之恩,河工之事谁敢出工不出力,得问过我的拳头。”

“老小儿只要还有一口气,就陪着状元公驯服黄河这条恶龙!”

如同火山爆发一般的百姓怒吼,让之前还嘲笑沉忆辰的布政司官员们面面相觑。

这种只存在于史书跟故事中的万民拥护,没想到今日却得以亲眼所见,映衬着自己的嘲笑如同小丑。

甚至就在这个时候,阳谷县衙本地差役们,纷纷跪在在地,满脸激动向着沉忆辰拱手道:“卑职愿为佥宪鞍前马后!”

很多时候不知该说是环境影响人,还是人改变了环境。

阳谷县大多数本地官吏差役,之前哪怕于心不忍,却依然成为了县令孟安维走狗爪牙,差点“围杀”数万父老乡亲。

如今有了沉忆辰站出来,让他们回忆起这里终究是自己的生养之地,谁都有亲朋好友在这场大灾中遇难。

能奔赴光明,谁又愿意身处黑暗,他们这一刻彻底被折服,愿为沉忆辰,愿为自己的家乡,献一份力!

“状元之名,就有这般魔力吗?”

曹希语气中有些不可思议,愚民之事他也经常做,却从未见过这种死心塌地般的信任。可能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己没有状元及第的功名。

但问题是,一个状元头衔,就有这么大的效果吗?

“百姓愚昧而已,沉忆辰哪来的银钱让他们顿顿白面米饭,更别说什么工钱饷银了。”

马辉国依旧死鸭子嘴硬,沉忆辰就连赈灾济民的银子,都是敲山东布政司的竹杠。

治水的河工银以朝廷的尿性,能保证工程所需就得千恩万谢了,还想吃好的发工钱,做梦吧!

“愚昧?”

一道冷笑声音从洪英嘴中传来。

“阳谷县灾民现在情况如何,哪怕尔等没有到粥棚去亲眼所见,今日也能看到他们气色状态。”

“这等精神相貌,能在其他州府流民身上见到吗?”

洪英可谓是忍了许久,终于出言训斥了。

他刚来到阳谷县的时候,也跟布政司其他官员一样,对于沉忆辰嚣张跋扈的行为举动,很看不顺眼。

但无论如何,洪英在决堤之初都亲临过阳谷县,知道这里是一副怎样的人间地狱惨状。

带着一丝身为亲民官的责任感跟同情,在沉忆辰离开县城前往张秋镇后,洪英独自来到了灾民聚集的河处,想要看看现状如何。

结果这一看,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跟想象,整个河湾处数万灾民井井有条,丝毫没有其他地方灾民那种瘦骨嶙峋、污水横流的场面。

除了临时搭建的居所简陋外,灾民们头有遮盖之物,身有御寒之衣。

最让洪英震惊的还是粥棚伙食,放在别的地方粥棚大锅里面,能有一碗稀粥而不是淘米水,就已经称得上良心了。

阳谷县的粥棚任何一个大锅里面熬制的米粥,都能插上快子而不倒,浓稠的简直跟白米饭无异。并且每隔五天,每人还能分得一块白花花的猪肉,对于赈灾伙食而言简直想都不敢想。

没有这些赈灾济民的基础,今日沉忆辰就不可能得到万民的信任,岂是一个状元头衔就能概括?

洪英的话语,让马辉国跟曹希连忙拱手称是,不再多言。

虽然平日里他们两个,几乎没把这个“傀儡”上司给放在眼中。但基本面子还是要给的,特别在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不过就在此时,张骥也开口说道:“洪藩台言重了,沉佥宪赈灾济民之功吾等自是不能否定,而发放河工饷银,可不是说说而已,朝廷若不下拨银粮,就得在山东地界搜刮。”

“以如今山东衙门的存银存粮,能支撑得起沉佥宪的宏伟目标吗?”

张骥半事情半偷换概念的说了番话,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给曹希跟马辉国两人撑腰。

现在山东布政司里面大半数高官,都已经唯张骥马首是瞻,洪英就老老实实当个纸湖布政使就好,何必为了沉忆辰多事?

听着张骥的话语,洪英本来那股抑制不住的愤怒,瞬间就冷静了下来。

史书上对洪英的评价,是为人端重详雅,在官无赫赫之举,而亦不失爲善人长者云。

简单点翻译就是为官没什么功绩,人倒是个好人。除此之外,他还有着骨子里面的软弱。

景泰三年洪英升任右都御史兼浙江巡抚,奉旨去考察地方官员贤能。结果他被地方官你一言我一语,给湖弄的迷迷湖湖,感觉评断不出来,于是向皇帝乞求致仕。

如今山东洪英遭遇的处境,无非就是数年后情景提前上演罢了。

“抚台所言甚是,本官考虑不周了。”

看着洪英退让,本来都有些畏惧的曹希两人,心中鄙夷更甚。

就这种软弱上官,跟着他能有什么前途,稍微有点野心的都“弃暗投明”了。

祭河仪式结束后,沉忆辰就下令县衙主簿陈涛,率领着数万灾民转换而来的民工,投入到开槽河道的工程中。

无论想要怎样治水,都得先把溃堤的决口给堵上,否则张秋镇就是半边泽国。

准备返回县衙的张骥等人,看着热火朝天开干的民工,不知为何心中却生出了一股不详的预感。

谎言这种东西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沿河两岸想要封锁消息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快张秋镇治水民工的待遇,就会传遍三省八府之地。

仅仅是不同粥棚得区别,可能流民们不敢冒险长途跋涉到张秋镇。但要是再加上工钱的诱惑,恐怕四处求食的灾民们,将会蜂拥而至,解决沉忆辰的人力缺口。

这样看来,自己棋高一筹的“妙招”,被沉忆辰给莫名其妙的破了。

沉忆辰到目前为止,还不知张骥在背后搞的小动作,如若是知道的话,估计他会轻蔑一笑。

张骥这种谣言方桉,可能对于大多数明朝官员而言,几乎是无解的难题。因为他们跳脱不出思维的局限性,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去发放工钱饷银。

但沉忆辰不同,他从始至终就没想过“白嫖”二字,干活拿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徭役也莫不例外。

阴谋诡计在真金白银面前,可谓是不堪一击,更别论沉忆辰还有民心所向。

你拿什么跟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