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88 班师回朝 (二合一)(2 / 2)

杨善私下见过朱祁镇?

听到这个消息,沉忆辰脸色瞬间变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不管皇帝有多么昏庸混账,不管如何社稷为重君为轻,自己回绝乃至抛弃朱祁镇回京的消息一旦曝光,定然会出现千夫所指的局面。

天地君亲师的排位顺序,乃封建王朝亘古不变的道理。

当然,口碑归口碑,能够造成伤害还得看实权在谁手上,沉忆辰很好奇朱祁镇都密旨里面,到底有什么内容。

平复了一下情绪,沉忆辰尽量面色如常的问道:“武清伯,密旨内容是与下官有关吗?”

“有一些关系,太上皇视你为乱臣贼子。”

石亨点了点头,其实他并不是朱祁镇密旨中的心腹成员,能得知部分内容,还是京师守卫战中执掌军权,得到了靖远伯王骥跟宁阳侯陈懋的拉拢。

要知道文官集团的崛起,武将勋戚并不是毫无反应,他们同样意识到朝中局势变化,迫切需要一批新贵来平衡朝政势力,毫无疑问武清伯石亨就是目前最亮的一颗将星。

曾经武清伯石亨是站在王骥他们一边,同样对沉忆辰没有什么好感,并且更效忠于明英宗朱祁镇。

但是随着景泰帝朱祁玉的器重,加官晋爵红极一时,又与沉忆辰在辽东战场上并肩作战,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他一些观念,这才愿意告知背后的缘由。

“就算太上皇对下官恨之入骨,可这与福建山东卫所将士有何关系,他们都乃忠义之士。”

沉忆辰苦笑一声,果然有些东西是瞒不住的。不过话说回来,当他拒绝朱祁镇回京的那一刻起,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忠君还是忠社稷,沉忆辰做出了跟于谦一样的选择。

“如果太上皇想要早日回京的话,谁会成为他最大的阻碍?”

石亨没有直面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官至中枢大员这个级别,如果连这个答桉都不知道的话,那只能证明不适合混官场,迟早得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下。

“想要除掉这个最大障碍,首先得剪去羽翼。另外太上皇密旨中,据说还有一份恭迎回京的大臣名单,我猜想靖远伯跟宁阳侯应该名列其中。”

“他们麾下的南征军将士,定然会与沉督宪你率领的驰援军,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

话说到这份上,石亨认为自己算是对得起,与沉忆辰在战场上的交情了。

至于后续该如何应对,已经远远超过了他这个伯爵的掌控范围。自古以来陷入皇家站队中,要么就是一飞冲天,要么就是身败名裂,没有绝对的实力最好别掺和进去。

目前的石亨,还没滋生出卷入权力斗争,掌控朝堂内外的野心。

“下官谢武清伯相告。”

沉忆辰拱手道了声谢,不过石亨却摆了摆手道:“沉督宪母需客气,以你的聪明才智,到了京师也能查探到背后缘由,本伯举手之劳罢了。”

互相客气几句后,沉忆辰就不再多言。说起来也是讽刺,朱祁玉对自己都还没有完全信任,靠着利益交换来行事,没想到却被忠于朱祁镇的勋戚大臣们,视为了景泰帝一脉的心腹党羽。

看来此次回京,并不是想象中得胜班师回朝,更像是多事之秋。

数个时辰之后,回朝大军来到了安定门前,京师守卫战中损坏的城墙已经修复完毕,可各种暗红色的斑块告诉着世人,这里曾经有过一场怎样的血战。

此刻安定门墙头旌旗招展,城门内外站满了无数迎接沉忆辰的将士跟京师民众。对于普通士兵跟寻常百姓而言,他们不懂什么宫廷争斗,皇权斗争。

他们只知道在京师最为难的时刻,是沉忆辰率领着大军力挽狂澜稳住了局势,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沉督宪,万胜!”

不知是谁首先喊出了这么一声,紧接着无数安定门的军民们呼喊着同样的话语,阵阵声浪直冲云霄,破开了京师天空上尔虞我诈的阴云密布!

望着这一张张热烈振奋的脸庞,沉忆辰心中的阴霾此刻也仿佛被一扫而空。

管他娘的什么背主求荣、乱臣贼子,公道自在人心!

此刻安定门城墙角楼上,右都御史杨善望着眼前这一幕,脸色阴沉无比。

其实原本的安定门迎接仪式,并不是现在这密密麻麻的京师军民,相反是由南征军的兵马,来给沉忆辰一个下马威。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当沉忆辰班师回朝的消息传到京师的时候,福建山东卫所兵马、曾经的京营亲征军、乃至十营团人马,都自发前往安定门恭迎沉忆辰回京。

更让杨善没有想到的是,京师百姓会万人空巷,沿着安定门的官道摆出了十里长街的架势。

“看他能风光到几时!”

站在杨善身后的贺平彦,无比羡慕嫉妒恨的说了一句。

他这次身份本来是迎接沉忆辰班师回朝的大臣,如果可以的话还能借助南征军的兵威,来震慑揶揄一下沉忆辰。

现在看来,自己下去迎接的结果,恐怕是自取其辱。

“风光不了多久了,大同来报瓦刺使团已经在路上,他们愿意无条件恭送太上皇回京。”

“现在又有了靖远伯跟宁阳侯的南征军支持,别说是沉忆辰,就连陛下都无法出面反对。”

“不出意外的话,这份从龙之功的风光,很快就会出现在你我身上。”

不过就在杨善话音落下的瞬间,安定门官道尽头出现了一群绯袍官员,为首的是前成国公朱勇。

而在朱勇的身后,是嫡长子都督同知朱仪,左侧为阁臣高穀,右侧为兵部尚书于谦。

更后面还有礼部侍郎钱习礼、翰林掌院倪谦、成安侯郭成、兴安侯徐亨等等一众朝中勋戚大臣。

京师背后的暗流涌动,成国公自然是知晓,这一次旗帜鲜明的站了出来,赌上了成国公一脉的荣辱兴衰,就是为了践行自己毕生的理念。

那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想要动沉忆辰,得先问过成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