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团宠小姑子的嫂嫂第35节(2 / 2)


  杨晓回忆起来,还真是,再看他穿着白衬衫提着公文包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感情他就是文化站派来下访的人。

  “太巧了同志。”杨晓笑着打招呼。

  “是啊,没想到会在乡下碰上你,我叫李向,在文化站工作。”其实仔细想想,杨晓虽然懂英文有股读书人的气质,但是她穿的料子平常颜色灰扑扑的,还真是普通农家妇女打扮。

  大队长一脸懵,咋转眼这镇上文化站的人就和队里媳妇认识了,待李向激动地解释供销社的那件事后,大队长拍手叫好:“杨晓同志是位好同志,她是城里高中的学生,之前还要考大学,那学问是杠杠的,人品也没得说。”

  人品不好,大毛这精娃子也不会那么乖巧懂事了。

  他琢磨着,这做了好人好事,得表扬一番,大力夸赞杨晓的聪明机智,弄得杨晓哭笑不得。

  “大队长,你太夸张了。”

  “怎么夸张,咱们附近有哪家孩子学问能比的上你,还会那啥洋人的话,可惜村里小学没有英语老师。”

  “杨同志不是老师?”李向惊奇。

  “不是。”杨晓笑笑,一开始是原主看不上,但是杨晓来后就没打算留在村里何必和人抢饭碗。

  李向目露可惜,杨晓虽然没透露出什么,但是她的谈吐举止和气质都与人不同,居然没有出来工作,太遗憾了。

  不过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李向不好意思插手。

  相逢既是有缘,李向也不好意思拒绝大队长的邀请留饭。

  杨晓还赶着下午上工,匆匆点头后回家。

  韩大毛忽然拉住杨晓的手,大声道:“后妈你比手表叔叔厉害。”

  杨晓扑哧一笑,小孩是在安慰她吗?

  “我们大毛也很厉害。”她攥紧了她的小手,小老二瞧见了,连忙伸手抱紧她的脖子咿咿呀呀。

  “对了,说到老师,你什么去上学?”刚交的学费呢。

  大毛鼓起小脸:“我还没歇够。”

  “上学能吃鱼炖豆腐,红烧排骨,四喜饺子……”杨晓吧啦吧啦菜名没抱完,韩大毛就焦急地打断她:“妈妈我下午就去。”

  杨晓翘起嘴角,她还治不了一个小屁孩。

  至于那些好吃的,有些暂时做不到,可以推着留到以后嘛。

  她又没答应立刻做。

  韩大毛浑然不知自己又被后妈忽悠了,他砸吧着小嘴努力想象后妈描绘的吃食有多美味,要是后妈能养小公鸡就好了,上次在姥姥家吃的公鸡可好吃了。

  杨晓本以为遇到李向就是个意外,以后俩人不会再有交集,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她收到了李向的一封信件,以及一份英文短篇稿子。

  第28章 来信 [vip]

  杨晓没看稿子, 打开信件,信里李向先是表示冒昧,后揭露了那份稿子的来历。这是一首小诗, 来自一篇国外的短篇小说,他有一个朋友在一份杂志社当编辑,工作内容就是一周刊登五篇翻译后的英文诗,但是运动剧烈,他原先的作者受到牵连联系不上, 下一期杂志发行在即, 他唯有四处扩散寻找朋友帮忙。

  而杨晓手上的这一篇稿子就是其中的一首诗。

  李向不清楚她的英文水平,但是朋友要的急切, 他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信给了杨晓。

  “若是为难,同志不必理会, 一切皆是我唐突冒犯——李向。”

  信件后还附着杂志社的地址和稿酬表明,地址不远, 但是稿子若是采纳, 有五块钱的稿酬。

  五块钱照现代人看起来不多, 但是这只是一首五百词的诗歌,已经是城里工人四分之一的工资, 着实下了血本。

  杨晓来了兴致,她在现代原就是个翻译, 从文书证券和展览馆说明书到畅销书译著她都干过,没想到穿越到六十年代,还能捡回老本行。

  但是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杨晓将信件和稿子收起来, 给李向回了一封信, 说明她很感兴趣。

  李向没有回信, 杨晓也没有追问,距离截稿日子还有约莫一个星期的时候,大队里抢种完毕,社员们可以歇口气,不再强制上工,杨晓请假带大毛去城里书店,小老二则送到娘家。

  宁城安静祥和,柏油路旁栽种排排银杏树,夏日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书店开在宁城高中距离一条街的地方,原主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经常路过这条大街,从街口卖小人书的小摊右拐,便能走一条小巷,十来分钟就是主城道,过了护城河便可以回大队。

  两年的记忆有些模糊,现在这条街上拐角小人书的小摊,已经是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在卖冰棍,一分钱一根,沾着点绿豆味儿,在夏日闷热的空气中传来阵阵清凉。

  韩大毛路过的时候,口水都快留下来了,也不叫住杨晓,大眼睛巴巴地看着那青年抹了把汗水,然后咬咬牙,拿出一根冰得冒白气的冰棍儿,大嘴巴一嗦,青年发出舒爽地叹息,大毛吞口水的声音顿时清晰可闻。

  杨晓停下脚步,看了眼渴望的小孩,掏出一分钱来:“去买根尝尝吧。”

  大毛小脸挣扎,飞快扫了眼青年手中的冰棍后别过脸迈着小短腿向前走:“还是不要了,后妈,你以后不要我想吃什么就给我买什么,我们要省钱。”

  杨晓扑哧笑了,这小孩儿平时在想什么啊。

  她看了眼便宜儿子严肃的小脸,没忍住逗他:“放心,我给你买的都是家里买的起的。”

  “我不要,我有大白兔就行啦。后妈,小旺家里也买得起,他妈妈也没老给他吃啊。姥姥说了,钱都是这花一点,那花一点就没了的。”大毛道。

  “哟,姥姥还和你说这个?”杨晓挑眉。

  “姥姥没特意和我说,我是听她和姥爷说的。”大毛听了一回就记住了,特别是何美芬常说杨晓花钱大手大脚不会持家,大毛刚开始不懂,后来多听几回也能猜出来了,大队里的小伙伴们,小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就是村里最有钱的奶奶,也舍不得给棠哥儿喂恁多大白兔哩,他们家肉没少吃,糖果零食随便放桌上,刚开始大毛当然很高兴,但是渐渐地他就担心啦,担心后妈一下子把钱用完了,他和弟弟又要回到以前饿肚子的时候了。

  大毛觉得自己好难啊,小小年纪就要愁大人的事情。

  “后妈,你要听话哦。”大毛叹了口气。

  杨晓笑着点头:“好,我听话,但是呢,大毛,家里要不要省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该是你烦恼的,你还是个小孩子啊,快乐地上学玩耍就好啦,背后有爸爸和妈妈。”

  小孩清澈澄净的眼睛似懂非懂,杨晓摸摸他的小脑袋:“我们大毛太懂事了,为了奖励你,就买根冰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