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九十八章不可预料(1 / 2)





  “的确如此……”梁初一笑了笑:“第一,这酒壶的造型是很典型的普通化,鼓腹细腰,嘴儿细长,壶把宽厚,这种造型的酒壶,在清朝中期很是普通,金,银、铜、锡、瓷各类材质都有,尤其是铜、锡这两类材质的酒壶,只要是中层人家都能用得上,所以很普通化大众化,也因为普通化了,这壶壁上就没人去雕刻甚至是描画,所以也就没太大的价值。”

  一句话,这个酒壶是那个时候普通人都能用的,所以,说到“珍贵”,也就未必了。

  不过因为是银质,造型也还算不错,又有些年头,五万块,肯定也值得起。

  马玉玲转头向马晓舟,那意思是在询问马晓舟:“他说的都是真的?”

  马晓舟苦笑了一下:“如果让我说这酒壶的价值,大概也是五万块左右。”

  马玉玲转头冲着梁初一淡淡的一笑,算是赞赏梁初一的眼力劲儿不错。

  就算是周天龙、秦彪、黄唯宗等人也禁不住微微点头,先前那个瓷瓶儿,马晓舟是有可能事先跟梁初一透露,但这个酒壶,梁初一绝对是刚刚才看见的。

  尤其以周天龙,最热衷于清朝时期的物品,这玩意儿一端出来,周天龙其实就已经看了个八九不离十,仅仅只是没有梁初一这样笃定而已。

  秦彪跟黄唯宗等人,其实一直都认为物件越老的越好,最起码明代以上的东西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所以一开始,他们还有点儿犯糊涂,甚至是这种造型的酒壶到底在是什么朝代的东西。

  当然了,马晓舟自然是见多识广,酒壶拿在手上,很快就已经认了出来,但是他却没谈及这件酒壶的来历和价值。

  直到梁初一说了出来,马晓舟才接过茬去,也就只能算是附和了。

  而仅仅只值五万块的这个银质酒壶,马晓舟根本就没有要入手的意思,倒是周天龙给了五万二,从汪德良手里把酒壶要了过去。

  毕竟周天龙玩的就是清代物件儿。

  当然了,这些事情跟梁初一甚至马晓舟都没什么关系。

  只不过马晓舟跟马玉玲都算不上很有收获,让周天龙他们吃了亏的高仿,是出自铁谷邱三,就眼下来说,谁你他们邱家也没办法,说是挖出来一件好东西,但事实上仅仅只不过是一件很普通的银质酒壶,所以说马晓舟跟马玉玲基本上算是白来了沙湾子一趟。

  反倒是梁初一心里忍不住有些好笑。

  自己刚开始仅仅只是想斩断邱三的爪牙,也算是孤军奋战了,现在倒好,总算是找到了跟铁谷邱三对立着的人,另外就是唱片生意海外这一块,自己算是踏出了第一步。

  不管怎么样,这都算是不小的收获。

  有了收获,梁初一自然很是高兴。

  回到工作室的时候,梁初一成天都是满面笑意。

  第三天,傅雪回来,这倒让高雅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直接缠着傅雪让傅雪帮忙出主意拍工作室宣传广告片。

  只不过傅雪的现在虽然是超级天后,但是对于文案方面的东西,还是有点儿吃不住力——关键是前面有《啸江之恋》和《天下孝为先》摆在那儿,拍出来的东西要能够入得梁初一的法眼,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偏偏这事情梁初一绝对不去帮忙,说是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发挥。

  于是,工作室那几个一心想在电视剧里面露上一脸的文员在工作之余开始绞尽脑汁。

  不过,马玉玲并没食言,就在下午时节,就有人来中州找梁初一。

  因为对方也是华裔,但是久居国外,对中州的汉语说得并不是很利索,所以马玉玲亲自过来作陪。

  马玉玲找来的这个人是马来西亚籍华人,叫李·斯特,说穿了,也是马玉玲他们马家一个海外分公司的负责人。

  不过,在谈到唱片生意的时候,李·斯特要价很高,基本上来说,在京城发行专辑,一张唱片毛利润在能有十块钱,但是在李·斯特这里,毛利润就只能就有九块。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唱片在国内卖更卖到国外,价钱肯定就不一样。

  不过李·斯特绝对是个很懂音乐的人,而且也应该是很喜欢梁初一的歌曲的人,所以,哪怕仅仅只是试发行,在数量上《中国话》他就要了二十万张,《美少女》他也要了二十万张唱片,《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他要得很少,只有十万张,《好人好梦》十万张,不过,这些专辑的磁带、CD的总量就很大了,四张专辑的磁带共计要了一千一百多万盒,CD的数量更是达到五十五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