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二章锁定嫌疑人





  案情好不容易看似峰回路转,却再一次陷入了僵局。夏朗还亲自去了一趟铁路部门,和离火市火车站的站长蒋喜媛请教一番。

  蒋喜媛五十多岁了,倒了一杯茶端给夏朗:“因为你们警方能提供的线索只有那个声音,所以我们这边尽最大的努力,也只能是做到这样了。不过我已经请火车站派出所还有车上的乘警配合了。”

  夏朗手里捧着茶杯,问道:“蒋站长,这三列车上,哪一列乘客是最多的?”

  蒋喜媛抬手扶了一下眼镜:“这个可就不好说了,现在年底,正赶上春运,车上人都不少。我们每天维持秩序就得花费不少的人手。”

  查!夏朗心里只有这一个念头,离火市所有当天乘坐着三列列车离开的人,全都查一遍,就不信没有结果。经过了警方两天两夜的奋斗,从铁道部的乘客名单上筛选出来了六千多人!其中男性就有八成之多。他们所购买的车票几乎铺满了列车途经的48站!这对于离火市警方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

  深夜的11点多钟,夏朗打了一个呵欠,他刚才眯了一小会儿,醒过来了之后又赶紧投入了工作当中。这几天来他都没有睡好,晚餐叫的外卖吃了没两口还放在了桌上。他使劲晃了晃脑袋,觉得脑壳里全都是一堆浆糊。夏朗强打精神站起来,走到外面的饮水机前接杯水。

  这才发现,原来大家都还在,每一个人都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工作着,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夏朗。看到这样的一幕,夏朗心中颇多感慨。

  警察,许是很多人眼中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他们有着公务员的待遇,有着一身帅气的制服,可以开着警车,骑着警用摩托,可以配枪,面对犯罪分子也能够底气十足地喊出:“警察,不许动!”……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羡慕警察这个职业。可是又有几人知道背后的艰辛呢?

  一旦有案件发生,几天几夜不眠不休,面对负隅顽抗的犯罪嫌疑人,只有他们会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2017年,全国共有361名人民警察因公牺牲,6234人因公负伤……这意味着每一天都有一名公安干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为了还社会一个安定,还市民一个平安,还受害人一个公道,夏朗发誓要赌上离火市警察的荣誉,与这个狡猾的犯罪分子一决雌雄。

  经过了两天一夜紧锣密鼓地排查,最终这三列列车上的四千多个男性,共有70多人是有前科的,而其中犯下花案的人,共有十二个。距离最近的去了山东,最远的一个则南下上海。夏朗马上发出协查通告,请求各地警方严格盘查这十二个人,配合离火市的行动。

  很快,消息就传来了。事发当天,有明确不在场证据的,有七个人,剩余的五个人除了一个叫徐桂初的没有联系上以外,其余的四人并无法说清楚案发当晚在哪里。

  根据购票信息显示,徐桂初是前往沈阳的,但是沈阳警方反馈过来的消息是,并没有在当地发现其人。

  “夏队,看来错不了了,凶手一定在这五个人之中。尤其是这个姓徐的,我觉得嫌疑是最大的一个。要不是做了亏心事,干嘛躲躲藏藏的?”

  这不只是韩笑一个人的想法。刑侦支队很快就针对这五个人展开了调查,说来也巧,五人之中,有三个人是认识的,分别是三十四岁的乔军、四十二岁的贾天明与四十二岁的徐桂初。他们三人是离火市一家建筑工地的工友。

  在其他各地警方的配合下,除了徐桂初外,其余四人的dna先后送达离火市公安局。经过详细比对后,四人均排除嫌疑。也就是说,现在嫌疑最大的,只剩下了徐桂初一个人。他买的是去往沈阳的车票,但是沈阳警方并没有从车站的监控中发现此人。极有可能,徐桂初是在半路下车的。

  这个班次的列车途经21站,真的要查起来的话无异于大海捞针。夏朗只得先去了徐桂初的工作单位,先确认一下情况再说。

  徐桂初,42岁,辽宁人,2009年来离火市发展,曾经辗转多个建筑队,当过小工、水泥工等。面对警方上门询问,年前带过徐桂初的包工头连连摇头说道:“不可能不可能,别人不清楚,那老徐我最清楚了,人老实着呢!不说别的,就说上个月吧……”

  12月27号,2018年就要过去了,建筑队里的所有人都眼巴巴地指望着能拿到工资,好回家过年。包工头那天碰了一鼻子灰,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大家看到他这个样子,不用问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所有人都是一声长叹,有的人哭丧着脸发愁:“家里盖房子的时候还借了一笔账,全家人的嚼谷都指着这笔钱呢……这让我回去可咋交代啊!”

  建筑队里有一个叫张克江的人性烈如火,一拍大腿:“妈的,那个老板嫖小姐有钱,发工资没钱啦?不管他,我们明天上门去要账,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就不信要不来账!”这一嗓子喊出来,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对对,我们去要账!”“真是,咱们这么多人,怕他什么?!”众人群情激愤。

  包工头见大家这么激动,干脆一拍大腿说道:“对,豁出去了,就去要账。这事必须有个说法才行!”

  第二天,这群人就气势汹汹地去了老板的公司。老板乍一见到这么多人,心里慌了,可还是强装镇定:“你……你们要干什么?”

  “赖总,我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什么文化,可我们也知道欠债还钱的道理。兄弟们跟着你干了一年了,你好歹得给我们结了工资啊,大家可全都指着这笔钱过年呢!”包工头的一句话,引来了身后众人的响应。

  老板见大家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心里着实害怕,叫来了保安。这些保安盛气凌人,手里挥舞着橡胶棍,驱除众人。

  在推搡过程中,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有几个人的头被打破了,有一个保安的衣服也被撕烂了。但是保安只有十几个人,农民工却有四十多个。这些保安且战且退,那些售楼小姐吓得失声尖叫。

  说到这里,包工头至今都心有怨气:“警察同志,我知道我们做得不对,但是不能让我们挨打不还手吧?辛苦一年了,一分钱没拿到,还得挨一顿打,这上哪儿说理去?”

  夏朗觉得这件事可大可小,何况吃亏的是他们,有意不提,说道:“接着说吧,有关于徐桂初的。”

  包工头从兜里摸出了一支烟,点上了:“说起徐桂初,这小子就是个瓜怂。当时都打成那样了,他都没动手,就缩在犄角旮旯,动都不动。到最后他才站出来劝架,说什么大家不要意气用事,妈的,这个墙头草!回来我们几个还埋怨他呢。”

  夏朗沉吟着,仔细思索着这件事情。

  这时,包工头又想来了一件事:“哦对了,徐桂初那天的表现很奇怪。”

  夏朗不觉往前倾了倾身子:“你说。”

  “那天我们和保安打成那样了,肯定少不了挂彩的。这事不管怎么说,是他们有错吧?最后我们走的时候,那个老板还威胁我们呢。可是徐桂初呢,竟然走过去和老板握了两下手,说谢谢。那老板都傻眼了,还以为他脑子有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