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7章(2 / 2)


  国力必然会大受影响,周边的诸多割据势力,也会另怀心思。

  到了这个时候,离分裂内斗就差一步了。

  大周实力不可避免地大受影响,到了这一步,凭什么再取幽州?

  其二、就是他不确定契丹睡皇帝能不能坚持个十几年不死。

  历史上的耶律璟命硬,面对各种各样的反叛,都伤不了分毫,反而厉害的将对方全数镇压。

  最后还是因为自己作死,大醉之后,索要食物,侍从没有听到,便要开杀戒,不甘心坐以待毙的近侍小哥、盥人花哥联合厨师辛古,六个贴身亲信将之杀了,跟张飞的死法差不多。

  照道理说罗幼度一直活跃于黄河以南,就没有去过黄河以北,对于燕云地的影响力不大。

  但事实显示并非如此。

  大周因多了一个罗幼度,势头之盛,远超前世。

  大周朝的明主贤臣与契丹辽国的明主贤臣一对比,相去甚远。

  现在最慌的就是那些已经彻底将自己视为辽人的汉臣,尤其是最具代表的韩家。

  这些人比谁都清楚,一但中原王朝真正的崛起,那会是什么后果。

  他们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也是有这两大心事,罗幼度才会如此激进。

  不管未来怎么样,先将幽州拿下来再说。

  到时候就算真的出现各种变故,有燕山防线在手,不至于陷入宋朝无险可守的地步。

  这郭荣的生死,自然是不能说的。

  所以罗幼度现在只能放大契丹内部的情况。

  “不趁着契丹内部动荡时下手,等到他们内部矛盾解决,就更不好对付了。与我们中原饱受战火不同,他们的动荡限于皇室权位之争,并不动摇根基,很容易就恢复元气。”

  王朴左看一眼,右看一眼,摇头笑道:“某算是明白了,二位已经将问题看得通彻。哪里是找某来商讨的,分明是做选择的。”

  他沉吟片刻道:“不如这样,两位相公各让一步。马政放不得,可以先建根基,培育优良马种,至于繁殖,可以稍微延迟一二。节省下来的钱财可用于购买战马,扩充骑兵。枢密院可以从别处调拨一些钱帛以作购马之用。”

  罗幼度先一步松口道:“此法倒也是两全其美。”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争取更多的经费购买战马。

  杀鸡取卵的事情不是不能干,但这个时代的人不清楚郭荣的情况,仅凭契丹现在的情况,不足以让大周孤注一掷。

  能够尽可能地获得购马经费,已经是一个完美的结果了。

  三人做了最后的合计,然后将关于枢密院拟定的大周马政上缴给了朝廷,走程序等郭荣批阅。

  枢密院主管军国大事,奏章走的是特殊渠道,当天下午就送到了郭荣的御案上。

  优先处理议政厅、枢密院的奏章是任何皇帝都默认的潜规则,郭荣几乎第一时间就拿起了枢密院关于马政的商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