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0章(1 / 2)





  历史上的三司是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这些禁军要职,都有赵匡胤的人。

  在张永德招贬,李重进被调离淮南之后,赵匡胤就是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军方第一人。

  现在?

  别说自己的御营司,赵匡胤插不上手。连他本人所在的殿前司,他都无法完全掌控,不但有石守信、韩重赟这两个雷,还有张永德的一些亲信。

  “点检当天子”,这五个字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张永德无可避免的防了赵匡胤一手。

  就算多让赵匡胤喝口汤,也不可能翻天。

  赵匡胤并不具备黄袍加身的威望。

  黄袍加身这一事件,大概率不会发生了。

  不过赵家兄弟确实是个威胁,罗幼度也没有掉以轻心,特地安排赵普回京,让他联系在开封府风生水起的张进,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郭荣撤回雄州地界后,罗幼度于幽州城内召开了第一次军事会议。

  罗幼度自然居于首席,其下便是韩令坤。

  韩令坤作为与韩通并列的侍卫亲军司的马帅,此刻地位仅次于罗幼度。

  接下来就是慕容延钊,殿前副都指挥使。在殿前司仅次于张永德、赵匡胤的存在,一脸的络腮胡子,相貌威武粗犷。

  再下来是侍卫亲军司的副都指挥使袁彦,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定远军指挥使陈思让。

  然后才轮到曹彬、潘美。

  细细计算下来,韩令坤、袁彦手中的侍卫亲军司共计三万之数,殿前司慕容延钊所部万人,加上御营司的两万。

  定远军以及正在奔赴前线的天雄军一万五千兵士,以及位于津沽的一万五千大周水师,他这个马步水陆都部署当下能够调动的兵马有九万之多。

  大周几乎三分之二的兵力都握在他手中。

  看着帐下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罗幼度也有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第三十三章 治将

  面对意气风发的罗幼度,下首的诸将也各有感觉。

  韩令坤、高怀德不用说。

  前者多年的老朋友,看着罗幼度一步步起来的。

  高怀德更是罗幼度内定的御营司副统军的候选人之一。

  没有挖侍卫亲军司的墙角,那是因为李重进在,下不去手。

  李重进一旦不在了,他这锄头,保管要挥下去。

  罗幼度高居大帅之位,他们两人是举双手认同,全力支持配合。

  唯独慕容延钊、袁彦、陈思让三人各有不同的意思。

  慕容延钊出身将门,少年时代就以勇敢干练闻名,后汉时期就跟着郭威征战,直至今日,在军中很有威望。